时间 | 项目内容 |
---|
2023 | 饶宗颐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在深入研究饶宗颐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其在中印文化交流领域中的学术贡献。通过探讨饶宗颐如何促进中印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揭示其学术成果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具体推动作用。系统地评估饶宗颐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考察其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后世学者的启示。此外,还讨论了饶宗颐的学术遗产对未来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为当代和未来中印文化互动提供深远思考和有益借鉴。
- 研究人员:涂华忠(西南政法大学研究员)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23 | 饶宗颐与出土数术文献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以饶宗颐的数术研究为切入点,涉及甲骨文、简帛、敦煌学、宗教学等领域,通过学术著作、论学书札等材料的全面搜集,探求饶宗颐学术观点演变的脉络、背景及原因,还原其研究历程;整理归纳饶宗颐利用出土文献进行数术研究的治学方法,以及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深刻挖掘其学术思想,展示饶宗颐数术研究的历史贡献和对后人的学术影响。
- 研究人员:梁超(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讲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23 | 饶宗颐《敦煌白画》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以《敦煌白画》为研究对象,总结饶宗颐对敦煌白画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剖析其研究过程,总结该书出版后对敦煌学研究的贡献和价值,对该书的结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价。同时,深入探究敦煌石窟壁画及藏经洞绢画中的白画,探讨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分析白画与彩画的关系,总结白画的内容、技法及特色,以完善中国古代绘画史体系。
- 研究人员:崔岩(北京服装学院副研究员)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23 | 饶宗颐域外诗词笺释及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以饶宗颐的域外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文学、美学及哲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其进行笺证考释与阐释研究。课题重点研究饶宗颐域外诗词的题材内容、造语遣词、思想境界,以及其与二十世纪学术史的诸多关联,如域外学人交游、诗词与学术研究的互益等。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揭示饶宗颐域外诗词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对于理解二十世纪诗词史、学术史具有重要价值,兼具学术与现实推广意义。
- 研究人员:崔振鹏(北京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22 | 饶宗颐古文献释读方法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聚焦饶宗颐对先秦两汉文献(含出土与传世)的深入研究,系统整理并归纳其释读方法。研究涵盖甲骨文、简帛、金石(先秦部分)及传世文献四大领域,通过整理其研究主张,汇总相关案例,阐明研究方法,探明饶宗颐对中外前辈学者古籍整理与阅读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展现了饶宗颐的学术特色。研究成果为语言学、文字学与文献学等领域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研究人员:凌嘉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助教)、李美辰(广州中医药大学讲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21 | 饶宗颐与中国神话新证研究- 计划简介:本课题通过系统梳理饶宗颐有关《山海经》和楚地神话的研究成果,对比历代《山海经》注解,评判其对《山海经》研究的独特贡献。同时,结合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对饶宗颐关于先秦神话的注解进行疏证,旨在全面展现饶宗颐在神话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与特色。本课题不仅深化了对饶宗颐学术思想的理解,而且为《山海经》及先秦神话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思路。
- 研究人员:邵小龙(宁波大学讲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8 | 饶宗颐与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 计划简介:该课题以饶宗颐先生的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为研究对象。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是饶宗颐先生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先生的主要治学方法、理念及研究领域均贯串其间,探讨饶先生的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能够窥及其学术的最主要成就以及基本学术精神。研究拟将饶先生的治学经历、方法、特点及内容纳入学术史的视野中加以考察,从而进一步认识其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课题试图予饶先生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研究的成果综合性的研究与总结,打通各学科以及学术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以揭示饶先生治学历程、方法、路径及特点在当代的意义与启示。
- 研究人员:陈民镇(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助理研究员)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8 | 饶宗颐与诗词学- 计划简介:该课题通过疏解笺注饶宗颐诗词作品,分析其诗词学批评,透视其关于中国诗词学的理解和领悟,从话语意向深入到思想意识,开掘饶宗颐诗词学研究的精神生命深度,在地域诗词学和整体诗词学、当代诗词学和诗词学传统交织互动的网络结构中,把握其对传统诗词学的贡献和在当代诗词学中的价值,揭示相关著述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因素、中国精神和世界眼光。全面总结饶宗颐诗词学的美学特质,开发中国诗词学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助益中国诗词学的未来建构;恰当评价饶宗颐诗词学对香港华人和学者的影响,关注与重视其现实功用得以发挥的文化机制。
- 研究人员:陈伟(韩山师范学院文博馆员)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8 | 饶宗颐与早期中西交通史研究- 计划简介:该研究所关注的早期中西交通史之时间下限比学界一般认为的更宽广一点,主要将西汉及西汉以前的中西交通史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加强对饶公关于早期中西交通史研究的相关论文的理解、诠释、升级,加强对饶公、季老诸位前辈学者的研究的对比分析、整体研究,重新审视他们所使用的史料,梳理前辈学者在早期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的成果,总结过去,开启新知。
- 研究人员:刘全波(兰州大学副教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8 | 饶宗颐与战国秦汉简帛研究- 计划简介:该课题以饶宗颐在战国秦汉简帛方面的论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搜集论著、探索学术观点演变、评介简帛论著,展示其简帛研究方面的历史贡献。饶先生在简帛研究方面的贡献,目前仅有单篇论文进行研讨,尚未有针对饶先生全部简帛论著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该课题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从简帛学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研究,是了解饶先生治学方法、脉络的可靠方法。将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和传播,是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有其现实意义。
- 研究人员:王辉(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7 | 饶宗颐的书法艺术- 计划简介:该课题试将饶公之书道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立基期、精进期、集成期、臻化期,继而从书法史之角度阐述饶公各个时期书风的变化和分析探讨饶公在书法方面取得杰出成就之原因,以期奠定其在书法史中之地位。通过对饶宗颐教授书法爬梳整理,分析和探索饶宗颐教授各个时期的书法风格,以及不同时期风格之间的相承关系,从书法史的角度看饶宗颐先生的书法成就,将微观的书法作品和宏观的书法史相结合,以期突破以往研究饶宗颐先生书法的零碎方法和片面观点,管窥饶宗颐教授的书法成就。
- 研究人员:李启彬(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助理)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7 | 饶宗颐的书法创作与艺术史研究- 计划简介:该课题对饶宗颐的书画创作及其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中窥探其学术的基本思维与进路,为我们当代的研究提供典范意义。尤其是书画实践是如何对书画理论研究产生影响的。而饶宗颐的学术具有综合性,艺术史研究中带有浓郁的传统学问的研究方法意蕴,研究会重视历史学、文献学或者古文字研究中的疑难问题,重视传统学问的功夫,以期从饶宗颐综合学问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理路。课题从方法论层面探索饶宗颐的学问方法,从而为当今的艺术史研究提供示范价值。
- 研究人员:向净卿(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助理)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
2017 | 饶宗颐与荆楚历史文化研究- 计划简介:该课题选择清华简作为研究春秋战国重要史实的核心材料,结合《春秋》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史记》、《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以及春秋战国金文等考古资料,凝练出若干研究专题,进行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根据材料内容的特点凝练出“楚国地理”、“春秋楚史”、“战国楚史与六国纪年”三个研究专题,涵盖了楚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三个研究专题,进一步做到与传世文献的综合比较,以及与金文等考古成果的充分结合。由此亦能挖掘清华简为春秋战国史实研究提供的独特价值。
- 研究人员:牛鹏涛(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 研究进度:资助研究经费8万,已开题研究,等待验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