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项目内容 |
---|
2018 | 明清易代与地方社会——郑成功经略潮州- 计划简介:该论文以郑成功在潮州的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中除了军事史和地方史的层面进行探讨外,也将问题引向明清易代的大历史与地方社会的小历史之间的互动,对1646—1660这个时间段里面,郑成功在潮州与清廷和地方势家之间进行的角力和战略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明清易代大背景下,经历了清郑战争的潮州地方社会发生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郑成功研究与潮汕地域社会研究相结合,以此探求郑成功在此区域发生故事的历史意义。
- 研究人员:阮戈(广东社会科学院硕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2万元的拨付
|
2017 | 饶宗颐《白山集》研究- 计划简介:该论文将《白山集》36首诗作与其次韵的谢灵运的诗作进行比较研究,分为语言风格与篇章结构两大部分。具体从炼字、遣词、用典以及句式、章法、意象与意境等角度对饶诗与谢诗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他们的诗歌艺术特色的深入分析,试图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饶宗颐在选择次韵这一写作方式对原作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对深入了解饶宗颐的诗歌特质及对所次韵诗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 研究人员:包敏杰(云南大学硕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2万元的拨付
|
2017 | 饶宗颐词及词学思想研究- 计划简介:该论文通过微观的个案研究,结合宏观大视角给予选堂诗词在词体发展链条上一个准确定位,探究饶宗颐的生平家世和交游情况,尤其是词学活动,进一步分析选堂词的创作,结合其生活阅历和内心世界变化,总结其在各个阶段的词作内涵与艺术风格,详细分析选堂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及其在创作方法上的特色和规律,发掘饶宗颐词作及词学的价值与影响。
- 研究人员:陈泽森(暨南大学硕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2万元的拨付
|
2017 | 论饶宗颐“学者型”书家的文化内涵——以其隶楷书体为例- 计划简介:该论文主要从书法的理论和技法实践这两个方面入手,从“学者型”书家这一新角度对“师法经典”这个作为中国传统书学的重要命题进行重新的审视。从当代人对传统名牌的师承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技法实践和师法经典的困惑为目的,对书学、饶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获得“古贴”在当代书坛新的墨笔生发力,进一步解构饶教授“学者型”书法的美学密码和笔底内涵,为当代书坛师古做一榜样。
- 研究人员:蔡典娉(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2万元的拨付
|
2017 | 2010年以来新出商周金文的整理与研究- 计划简介:该论文对铭文的收集、释文的校订及集释进行收集和整理,文字编部分则采用字形全编的形式,以便揭示2010年以来新见金文数据的全貌,第二部分的专题研究则选取近几年最具代表性的铭文或器群做重点研究,以期能对一些重要问题作简单的梳理探讨。对2010年以来的新见金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又便于学界对新资料的了解和使用,而字编的编纂不仅可丰富金文字体库,而且亦可提供新的金文辞例,对于文字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研究人员:李爱民(中山大学博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4万元的拨付
|
2017 | 秦汉法律文体研究:以出土文献为中心- 计划简介:该论文是以出土法律文献为主要材料,对秦汉“法律文体”和“法律与文体关系”的文体学研究。从出土法律文献,由秦汉“法律文体”的个案研究入手,还原早期法律的表达形态,构建出秦汉法律文体的研究框架,探究秦汉法律的理念、制度及实践与相关文体的形成嬗变之间的关联。亦希望为文体学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史学界在文本形式研究上的不足,深化对秦汉历史、文化及文学的理解。
- 研究人员:余煜珣(中山大学博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4万元的拨付
|
2017 | 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与脉络(1860~1949)- 计划简介:本项目以其硕士论文《晚清民国汕头埠道路的规划与改造》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从空间的角度来探讨近代汕头城市之发展,讨论城市空间、经济网络与城市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包括绪论及四个篇章,构建了汕头的城市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该研究有望将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进一步精细化,达到以建筑物为单位的精度,在把相关文献材料链接到地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是汕头城市地理信息的进一步丰富化,对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对汕头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也有现实上的意义。
- 研究人员:欧阳琳浩(中山大学博士生)
- 研究进度:已完成该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资助金额4万元的拨付
|